【D1學界田徑.專訪】徐鴻璋用成績説話 田徑實現人生抱負

【體路 X Junior】睽違4年,港九區中學校際田徑比賽即將在2月至3月的初春時份,舉行D1至D3合共6組賽事。今屆港九區賽事亦恢復疫情前的3日賽事,加上取消入場人數限制,屬於學界的熱血氣氛勢再次席捲紅土場。一眾學界健將已經磨拳擦掌,重拾對於PB(個人最佳成績)、個人及團體獎項的雄心壯志。今期《Junior》請來男、女子組各3間學校的主將,訴説他們的學界奮鬥史。

【D2學界田徑.專訪】賈慧妍四破U18港績 跳遠小將放眼國際賽舞台

【體路 X Junior】睽違4年,港九區中學校際田徑比賽即將在2月至3月的初春時份,舉行D1至D3合共6組賽事。今屆港九區賽事亦恢復疫情前的3日賽事,加上取消入場人數限制,屬於學界的熱血氣氛勢再次席捲紅土場。一眾學界健將已經磨拳擦掌,重拾對於PB(個人最佳成績)、個人及團體獎項的雄心壯志。今期《Junior》請來男、女子組各3間學校的主將,訴説他們的學界奮鬥史。

【D1學界田徑.專訪】李紫桃重新腳踏實地 突破樽頸冀破學界紀錄

【體路 X Junior】睽違4年,港九區中學校際田徑比賽即將在2月至3月的初春時份,舉行D1至D3合共6組賽事。激戰連場今屆港九區賽事亦恢復疫情前的3日賽事,加上取消入場人數限制,屬於學界的熱血氣氛勢再次席捲紅土場。一眾學界健將已經磨拳擦掌,重拾對於PB(個人最佳成績)、個人及團體獎項的雄心壯志。今期《Junior》請來男、女子組各3間學校的主將,訴説他們的學界奮鬥史。

【D1學界田徑.專訪】梁建宏傳承拔萃精神 跳項「通才」領軍爭衛冕

【體路 X Junior】睽違4年,港九區中學校際田徑比賽即將在2月至3月的初春時份,舉行D1至D3合共6組賽事。激戰連場今屆港九區賽事亦恢復疫情前的3日賽事,加上取消入場人數限制,屬於學界的熱血氣氛勢再次席捲紅土場。一眾學界健將已經磨拳擦掌,重拾對於PB(個人最佳成績)、個人及團體獎項的雄心壯志。今期《Junior》請來男、女子組各3間學校的主將,訴説他們的學界奮鬥史。

【動感校園分享會】楊文蔚 x 劉嘉承走訪校園 講解堅持的秘訣 | 香港青年協會李兆基小學

【體路✕Junior】「精英運動員慈善基金賽馬會動感校園計劃」今個學年再有新搞 作,與《體路》聯合舉辦運動路分享會,聯同香港精英運動員及運動攝影師走訪不同中小學,分享屬於他們自己的運動路!12月份我們率先與跳高運動員楊文蔚及運動攝影師劉嘉承(Calum)到訪香港青年協會李兆基小學分享,讓我們來一同重溫當日情況!

【動感校園小記者】籃球女將顧綽姿 接受同學挑戰3打3|天主教佑華小學

【體路✕Junior】由精英運動員慈善基金主辦、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的「精英運動員慈善基金賽馬會動感校園小記者培訓計劃」今學年繼續走入校園!計劃在新學年從原有的三堂工作坊增至四堂,由專業導師教導新聞寫作、運動攝影、新聞影片拍攝及體育評述,讓同學全面認識體育傳媒工作

【動感校園小記者】任栩燕 趙顯臻分享運動生涯樂與苦|迦密愛禮信中學

【體路✕Junior】由精英運動員慈善基金主辦、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的「精英運動員慈善基金賽馬會動感校園小記者培訓計劃」今學年繼續走入校園!計劃在新學年從原有的三堂工作坊增至四堂,由專業導師教導新聞寫作、運動攝影、新聞影片拍攝及體育評述,讓同學全面認識體育傳媒工作

【動感校園小記者】謝影雪 趙顯臻到訪 同學即變小粉絲|三水同鄉會禤景榮學校

【體路✕Junior】由精英運動員慈善基金主辦、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的「精英運動員慈善基金賽馬會動感校園小記者培訓計劃」今學年繼續走入校園!計劃在新學年從原有的三堂工作坊增至四堂,由專業導師教導新聞寫作、運動攝影、新聞影片拍攝及體育評述,讓同學全面認識體育傳媒工作,

【動感校園小記者】鄧俊文 張敬煒現身接受小學生訪問|馬鞍山聖若瑟小學

【體路✕Junior】由精英運動員慈善基金主辦、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的「精英運動員慈善基金賽馬會動感校園小記者培訓計劃」今學年繼續走入校園!計劃在新學年從原有的三堂工作坊增至四堂,由專業導師教導新聞寫作、運動攝影、新聞影片拍攝及體育評述,讓同學全面認識體育傳媒工作

【動感校園小記者】新增體育旁述課 星級運動員現身受訪|港九街坊婦女會孫方中小學

【體路✕Junior】由精英運動員慈善基金主辦、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的「精英運動員慈善基金賽馬會動感校園小記者培訓計劃」今學年繼續走入校園!計劃在新學年從原有的三堂工作坊增至四堂,由專業導師教導新聞寫作、運動攝影、新聞影片拍攝及體育評述,讓同學全面認識體育傳媒工作

【體路十周年】我們給《體路》的信(一)

我們的甜酸苦辣 【體路專欄】十年過去,要用寥寥數十字寫給《體路》的信當然不足夠,但要談十年來最感激的事,除了沿途得到大家的支持外,可以從當年一邊踏著單車、由零開始構想,變成我和Carrie二人逐字逐字的努力,再漸漸地成為了我們目前七人的熱血團隊。雖然小小公司說不上什麼成就,但可以一夥人每天做著自己喜歡的事,當中過程甜酸苦辣,但獲得的統統都是美好的回憶。

【體路十周年】我們給《體路》的信(二)

二零一三零九二五 【體路專欄】2013年9月25日,是我在《體路》的第一次。那些年還是個大學生的我,膽粗粗傳了一個可算是改變了自己未來的電郵,首次加入體路成為實習。當日的第一次,正正要訪問剛在全運奪金的李慧詩,緊張得要死……結果做了小薯大半年,以回到中學母校的一單assignment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