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路專欄】足球比賽身體碰撞及受傷在所難免,一支專業的足球隊需要專業的醫療人員去照顧球員的健康,亦要為球員受傷後的治療與復康作出規劃。
HKASMSS
中國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誤服運動禁藥的危機
【體路專欄】運動員服用運動禁藥 (例如興奮劑,生長激素等),固然會違反世界禁藥機構 (World Anti-Doping Agency) 和的發規。被驗出服用了運動禁藥的運動員,一般都是為了提升運動能力。可是,越來越多研究顯示,誤服運動禁藥也會令到運動員在禁藥測試中呈陽性反應 (adverse analytical findings)。世界禁藥機構表示,運動員因任何原因而服用運動禁藥,都有無可推卸的責任(strict liability)。 2016年,著名女子網球手舒拉寶娃 (Maria Sharapova),因為服用了含有米屈肼 (meldonium)的藥品,未能通過禁藥測試。雖然她聲稱是因為2016年運動禁藥名冊有改變,才導致誤服,但最後也被罰停賽15個月。
中國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穿著運動壓力衣的迷思與建議
【體路專欄】香港的跑步季節已經開鑼,每星期也有大大小小和不同距離的跑步比賽在各區舉行。過去的三十年,越來越多跑手和運動愛好者在跑步或運動期間和運動後的數小時甚或數天內穿著運動壓力衣(後稱壓力衣)。穿著者普遍認為運動時穿著壓力衣能為身體提供壓力,這可以為他們帶來生理、生物力學和運動表現方面的幫助。因此,科學家對穿著壓力衣在運動表現和恢復的效能也十分關注。
中國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肩痛堅痛!認識肩關節夾擊綜合症
【體路專欄】很多市民都會選擇在假日做運動保持身體健康,熱門的運動中,不少都會涉及到高舉過頭的動作,例如羽毛球、排球和網球。不論是專業運動員或業餘玩家,於上手發球或嘗試扣球等動作時,有時候都會感覺到肩膊疼痛。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會介紹一個常見的肩部疼痛原因—肩關節夾擊綜合症。
中國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什麼是運動防護 (Athletic Training)?
【體路專欄】運動防護師 (Athletic Trainer) 在現今運動醫學上擔當一個低調卻務實的角色,專注於運動比賽或訓練中助運動員預防受傷、康復和維持身體健康。根據美國運動傷害防護協會 (National Athletic Trainers’ Association, NATA) 定立的指引,運動防護 (Athletic Training,簡稱AT) 認可的工作範圍包括預防、檢查、治療和復健或處理運動相關的緊急 (Emergency) 、急性 (Acute…
中國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運動生物力學與骨科運動醫學有何關係?
【體路專欄】運動生物力學,是運動科學中的其中一個分支,是以物理及力學方法分析及量化運動員動作及表現。運動生物力學當中有兩大分支,包括(一)運動學 (Kinematics):一般以高速攝影技術或者可穿戴動作傳感器來量化運動員動作的線性移動距離和關節角度及其變化;(二)動力學 (Kinetics):一般通過安裝在地面的測力板測量地面反用力,加上數學推算關節扭力,或者透過壓力鞋墊分析足底壓力分佈。
中國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運動員體檢目的和功用
【體路專欄】如普羅大眾一樣,運動員都要定期做身體檢查,不過兩者性質上當然有所不同。一般身體檢查,例如癌症抗原檢查,志在及早發現疾病,對症下藥,及早治療以緩和病情,並減低引發其他嚴重併發症的可能性。而運動員的體檢,除了是為了找到隱疾並確保他們能夠得到適合的治療外,亦有其他目的和功用。
中國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從運動醫學分析:美斯受傷的迷思
【體路專欄】最近很多市民討論和分析為何阿根廷球王美斯,沒有在國際邁阿密足球隊訪港的表演賽中上陣。不少朋友問我在醫學上的角度來看他的避戰合理與否,亦有朋友知道國際邁阿密球隊曾經找了我幫忙診斷他們球員的傷勢,所以問我美斯的真實傷勢是如何….. 故在分享我對此事的見解之前要讓大家先知道,在今次國際邁阿密足球隊到港之前,該隊的醫療團隊已經和我聯絡,希望我代安排他們在港的相關醫療事情。
【中國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空肚做運動 減肥減快啲?
【體路專欄】坊間有一傳聞—空腹運動會令減肥速度加快。而據說原因是當身體糖原處於低水平時,身體會轉而燃燒更多脂肪,以獲得所需熱量。意即如果早上起床後不吃東西便去做運動,傳聞減肥效果會比果腹後運動更大! 是不是真有其事?
【中國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水中健體 —— 身在動 心能靜
【體路專欄】水中健體一直被視爲運動員損傷恢復,或老年人以及其他特殊人群,如慢性中風患者的康復或損傷預防方法。因爲水的浮力和阻力為運動提供了一個低衝擊力的環境,使個人能夠加強和康復受傷的肌肉和關節之餘,也避免體重負荷有機會帶來的物理壓力。傳統的康復方法往往需要負重活動,這可能讓老年人這個群體卻步。所以,水中健體雖然提供了一個低衝擊的環境,但是水阻所帶來的「壓力」也能充當安全及有效的阻力訓練,幫助個人恢復力量、平衡和柔軟度等 (Martínez-Carbonell et al., 2019)。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運動員背後的傷與痛 — 上肢篇
【體路專欄】香港運動員在東京奧運取得史無前例的驕人成績,令全港市民深感驕傲和自豪。香港精英運動員成為了不少香港人的偶像:張家朗、何詩蓓、李慧詩、劉慕裳、江旻憓、伍家朗、謝影雪、石偉雄、劉知名及黃澤林等等,連小孩子和老人家也對他們的名字耳熟能詳。不少家長被運動員的體育精神所感染,紛紛安排子女們學習各項運動。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似曾「傷」識 — 大腿膕繩肌拉傷及復康運動
【體路專欄】香港足球水平日益進步,本地足球球隊傑志於去年創下了香港球隊歷史,於亞冠盃的分組賽中取得11分,以小組次名完成比賽。筆者作為傑志球隊的駐隊運動創傷防護員,除了有幸見證球隊創下佳績外,亦同時目睹球員在賽會制雙循環小組賽的比賽形式下逐漸出現疲態,更有球員於比賽尾聲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