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路深圳直擊】「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游泳項目煞科,連同今晚(17日)何詩蓓(Siobhan)在兩個非主項贏得兩面銅牌,港隊今屆共拿下了3金3銅,刷新了歷屆全運紀錄。Siobhan賽後受訪時提醒大家不要過於聚焦在自己身上,「今屆大家都做得好好,一路進步下去,港隊發展會好有希望。」她又不忘多謝市民大眾支持:「希望大家也能一直支持其他運動員,雖然我比賽完了,但其他人還有賽事。無論大家在現場,或是在電視機旁都好,希望都能繼續為他們打氣!」根據「賽馬會優秀運動員獎勵計劃」,港隊可獲得共270萬港元獎金。














游泳煞科日有多項賽事都有港將登場,除了晚上的女子50蛙、50自決賽之後,張心悅、文薈喬、楊凱晴、李芯瑤早上在女子4×100米混合接力初賽以4分07秒37第7名入決賽的,晚上再游出4分07秒23得第8名;男子4×100米混合接力方面,陳鎡樵、麥世霆、古逸豪及劉平治早上游出3分43秒38以第6名過關,晚上再將時間推快至3分42秒09,最終得第5名。此外,早上的男子400米混合泳初賽,王一舜游出4分33秒83、與4分36秒24的盧梓霖分別排32及37位;高嘉蓮在女子400米混合泳初賽游出4分55秒20,排32名未能晉級,隊友王欣桐及吳麗華的時間分別為5分00秒47及5分01秒57,排46及47位畢業。
全晚焦點就是Siobhan到底能否繼200及100自奪金之後,再度為港贏得獎牌。由於50蛙及50自決賽開賽時間只相差5分鐘,Siobhan幾乎要施展「分身術」。結果她先以30秒71獲50蛙銅牌,另一港將文薈喬得第6名,時間為31秒76。Siobhan上水後隨即再出場,在50自再以24秒84與浙江泳手呂越並列第3名,連掃兩面銅牌,首戰全運即拿下2金2銅作戰利品。




根據《體路》現場計時,Siobhan由50蛙決賽起步一刻,至完成第2項50自決賽,時間大約是5分22秒。她賽後解釋今日出戰兩個非主項,原因是想挑戰自己:「游這兩項最大目的是想看看自己到底能否在這樣近的時間內游兩個比賽,今次真是一個挑戰自己的機會。我們事先已跟教練計劃好,每游完一項,一上水教練便立刻給我水和毛巾。自己也要立即reset,覺得在這方面都做得幾好。」對於未能繼200及100自之後再奪金,她並不介意,「比賽前已知道不是自己主項,加上其他選手都好犀利!」
總結今次全運,港隊贏得3金3銅,當中Siobhan獨佔2金2銅4面獎牌。問到覺得有甚麼意義,她不以為然說:「其實一開始只是視今次比賽為一個踏腳石,算是幾滿意目前狀態,是一個好的開始,相信會帶給我好多信心。」Siobhan又希望外間不要過於聚焦在自己身上,提醒大家也要關注其他隊友:「我們泳隊的成績⋯⋯不只是我的獎牌,還有Ian(男子50自金牌何甄陶)、Adam(男子50蛙銅牌麥世霆),以及其他有好成績的隊員,不可以只看我一個,要看整個泳隊的表現。我認為大家都做得好好,只要一路進步下去,港隊發展會很有希望。」


Siobhan已表明會參加明年名古屋亞運,她日前透露將會參加本月22日舉行的「維港泳2025」,然後會到日本及瑞士比賽。「明日返港都會繼續訓練,未來目標想保持健康,不受傷患影響下訓練,到每次比賽都能見到有不同的進步,未必是來自成績或時間方面,而是技術細節位,想一路進步下去。」她又不忘多謝市民大眾的支持:「希望大家也能一直支持其他運動員,雖然我比完賽,但還有其他人有比賽。無論大家在現場,或是在電視機旁都好,希望都能繼續為他們打氣!」
馬會全力支持十五運會及殘特奧會,撥款逾5億港元支持香港及廣東賽區賽事,是香港賽區的唯一「合作伙伴」機構。在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奪牌的香港特區運動員,可獲得由香港賽馬會贊助香港體育學院推出的「賽馬會優秀運動員獎勵計劃」頒發獎金。個人項目金、銀、銅牌分別可獲75萬、37.5萬及15萬港元;團體項目金、銀、銅牌則獲150萬、75萬及30萬港元。
圖、文:文森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