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永輝, 為現役港隊成員,畢業於理大旅遊管理學院。 曾於14-15及15-16年度兩度榮獲大專體育聯會(手球)最有價值運動員。 曾代表香港出戰2014年仁川亞運會,2017年天津全運會及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
運動員網誌作家
- 全部
- 田徑
- 壁球
- 滑浪飛帆
- 籃球
- 劍擊
- 拳擊
- 欖球
- 桌球
- 游泳
- 三項鐵人
- 水球
- 柔道
- 體育舞蹈
- 武術
- 排球
- 單車
- 體操
- 馬術
- 滾軸溜冰
- 摔角
- 手球
- 韻律泳
- 羽毛球
- 滑冰
- 空手道
- 跳水

吳森雋、林惠怡
2007年起為香港體育舞蹈代表。2014年亞錦賽冠軍、2009、2013兩奪東亞運銅牌。同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來自中文系的吳森雋自小喜歡舞蹈及文字,認為文字舞蹈同屬表達性的藝術媒介,名副其實舞文兼弄墨。修讀通識教育的林惠怡喜歡以生命影響生命,教授下一代舞者。

袁家強
香港首位奧運體操裁判,曾執法三屆奧運(2012、2014青奧、2016)、三屆亞運(2010、2014、2018)及兩屆夏季世界大學運動會(2013、2017)。2015年至今,於中華臺北體操協會擔任資訊國際顧問。俄羅斯國際奧林匹克大學體操行政碩士,並於索契國立大學深造俄語,亦從事競技體操及蹦床教學工作。

芷弟兵 - 李芷菁、李厚賢
李芷菁(Phyllis)和李厚賢(Harry),項目:花式滑冰。姐姐李芷菁現為ISU級單人滑技術專家,曾代表香港參加世界青少年錦標賽、四大洲錦標賽及亞洲錦標賽;弟弟李厚賢加入港隊多年間,曾出戰世錦賽、世大運和冬季亞運等,並於2018年將廣東歌《海闊天空》帶到花滑國際舞台。兩人組成「芷弟兵」,除了交流有關滑冰的資訊外,亦樂於參與社區及公益活動如慈善定向、冰桶挑戰,分享正能量。

陳浩鈴
香港女子壁球代表,左手球員,以靈活及速度見稱。為2005年為香港奪世青團體冠軍功臣之一,2009年東亞運女團及女雙金牌得主,2010及2013年亞錦賽女單銅牌、及廣州亞運會女單銅牌、2017年世運會女單銀牌、2018年亞運會女團金牌主力之一。

顏冠一
前香港花劍運動員。曾為TVB電視劇《當四葉草碰上劍尖時》任技術指導和替身。2006年多哈亞運男子花劍團體銅牌、2008年獲時任美國加州州長阿諾舒華辛力加頒發嘉許狀、2010年廣州亞運會男子花劍團體銅牌,同年獲香港特區行政長官頒發嘉許狀。

陳晞文
8歲開始學習滑浪風帆,2009年獲頒「最傑出青少年運動員獎」。成績:2009年香港東亞運女子RS:X板銀牌、2010年廣州亞運女子米氏板銀牌、2014年仁川亞運RS:X板金牌、2018年雅加達亞運RS:X板銀牌。2012年出戰倫敦奧運會,賽前一度於訓練時撞斷三條肋骨,但忍痛練習趕及康復,以第12名完成。

何顥麟
何顥麟,香港摔角選手。出道於 2009 年,主要戰場包括日本、台灣、新加坡和香港,亦曾到歐洲多國遠征。同時也是香港唯一摔角組織「港摔」的創辦者,夢想在香港普及摔角,讓更多人可以現場享受精彩的摔角比賽!

黃鍇威
前香港游泳代表。主項:自由泳、蝶泳,擁5項香港紀錄。2006年獲香港游泳教練會最有進步男泳員,2010、2011年獲得香港游泳教練會最佳男泳員、2011年國際泳聯短池游泳世界杯阿聯酋杜拜站男子200米金牌。

余翠怡
香港輪椅劍擊代表。11歲時罹患骨癌,要切除左腳小腿並裝上義肢。三戰殘奧會均奪金牌而回,2004年雅典殘奧會更於四個項目奪金,於三屆殘奧會共奪七金一銀一銅,香港史上殘奧會獎牌王,笑稱嗜好儲金牌。2017年獲選為國際輪椅劍擊運動員委員會主席,現為香港電台《十項全能》主持。

余穎曦
項目:田徑及定向,主項800米、1500米及10公里,中一開始接受有系統跑步訓練,中四入選港隊。高考以4A1B成績入讀香港大學醫學院,曾為學業暫停訓練一年。成績:2013年鑽一哩壯年組冠軍、2012年香港定向總會最佳女子運動員、2010年香港大學田徑隊全年最佳運動員。

鄭芷婷
前香港女子七人及十五人欖球代表。15歲通過㰖總青少年暑期訓練班接觸欖球,2007年首次出賽香港女子國際七人欖球賽。2009年東亞運銅牌、2010年廣州亞運第四名,2007-08年度、2013-14年度奪本地聯賽最佳女子球員、2011-12年度最佳女子七人代表隊球員。

杜恆霖
杜恆霖(TO Hang Lam Bryan),項目:泰拳。綽號「風之子」,中四已輟學,投身泰拳行列,由於膽色過人,2003年開始出賽,經常越級挑戰,2006年獲得香港拳王頭銜,2007年創辦HAYABUSA武術健身拳館。威水史:泰拳國際聯合會世界冠軍、世界拳擊理事會國際冠軍、兩屆世界泰拳理事會國際冠軍、世界泰拳理事會亞洲冠軍。

梁灝雋
9歲開始學習滑浪風帆,2008年成為香港全職滑浪風帆代表。成績:2012年芭堤雅亞錦賽奪(RS:X)金牌、2009年香港東亞運動會(米氏板)金牌、2008年世青賽(RS:X)金牌,2014年仁川亞運男子RS:X板銀牌,滑浪風帆以外亦喜歡踩單車。

吳安儀
香港女子桌球代表,傳媒稱她「四眼CUE后」,父親吳任水為香港桌球壇名宿,2007年到印度參加世界21歲以下青少年桌球錦標賽,本只當觀眾,但中途有球手退出,她補上參加奪得亞軍。2009年擊敗十屆澳洲冠軍對手,成為首位香港女子世界冠軍。2009、2010、2019年IBSF世界業餘錦標賽冠軍。

歐倩瑩
香港劍擊代表,2010年廣州亞運會女子佩劍個人賽,擊敗朱敏和世界冠軍譚雪,一戰成名,更被國內媒體稱為「眼鏡女俠」,2010年獲香港傑出運動員獎,歷屆亞運會成績1銀2銅。於香港浸會大學修讀體育及康樂管理系。

周浩榮
前香港跳水代表,主攻男子單人及雙人3米跳板。2002年開始接受跳水訓練,2007年首次代表香港出賽。曾奪2012年亞洲游泳錦標賽銅牌,2013年亞洲跳水杯金牌,2014年於跳水世界杯歷史性晉身決賽。

湛永基
過氣手球佬一名,現為精薈手球隊雜務,咸豐年打過全運及亞運會,今時今日主要喺場邊打氣同遞水。 寫字係想記低以前喺球場所學,怕被現實社會不斷摧殘及蠶食,同時想搵班志同道合的朋友,一齊努力向上,不枉諸君寄望!我叫阿湛。

鍾國樑
前香港「長途泳王」,現有三項香港游泳紀錄,包辦香港男子長短池1500米自由泳、香港男子短池800米自由,另有兩項青年紀錄。02-03年獲選香港傑出青年運動員,04年於奧運計時賽差零點四秒未能達標,與奧運會擦身而過。

梁民熊
効力永倫籃球隊,司職後衛,身高1米72,在籃球場上不算高人一等,但速度驚人,並以準繩三分球見稱。曾為苦練三分球,花了七年時間每晚待籃球場熄燈後練習射三分球,稱入夜後練習更為寧靜,每晚目標射入500球,為香港甲一籃壇數一數二的三分球射手。

黃纓淇
項目:跨欄、跆拳道。自小患有斜視,動過多次矯正手術仍無法完全根治,雙眼看事物有雙重影像,沒有立體感,但無礙其運動生涯發展,奪2013年英國跆拳道及空手道大專賽冠軍。其後於英國攻讀法律,現職為大律師。

冼大維 David Singh Dilyadav
香港手球代表隊隊員。榮獲2013年度全港學界手球精英賽「最有價值球員」。曾代表香港出戰歐洲手球分齡賽。擅長製造空間給隊友進攻,是"Pick and Roll"之鬼。

胡樂敏
現役香港空手道代表,2008年加入港隊,2009年世界青少年錦標賽第5名、2012年世界超級聯賽終站季軍、2013年全國錦標賽冠軍、2014年世界大學生錦標賽第5名。2012/2013香港大專體育協會全年女子最佳運動員 (香港城市大學),為香港首位女子空手道運動員取得該榮譽,2013/2014年度女子空手道最有價值運動員。

Victory Volleyball Club青嵐排球會
2009年重組,現有Victory(甲一組)、VTY(甲二組)、VVC(丙組)、青嵐(丙組)、U16、U14、U12共七支球隊,人數逾120人,以大專及中學生為主。2013至2016年期間,Victory連續逐年由丙組升班至甲一組,VTY則連續逐年由丙組升至甲二組。「NO PAIN,NO VICTORY」正是球會的核心價值。

陳慧琪
前香港滑浪風帆代表,2000年加入港隊,2006年多哈亞運女子米氏板銀牌、2008年北京奧運女子RS:X組第9名、2010年亞運會女子RS:X銀牌。丈夫何智豪同為前香港滑浪風帆代表,育有一對孖女。

楊英瀚
前香港單車運動員,目前為職業單車手。曾於2009年在香港單車名將黃金寶率領下,聯同郭灝霆及鄧宏業奪得東亞運動會男子團體計時賽銅牌;又於男子個人公路賽贏得銀牌。翌年,再度代表中國香港參加2010年亞洲運動會,夥拍張敬樂、張敬煒、蔡其皓、郭灝霆和高肇蔚,參加男子團體追逐賽奪得銀牌。

石偉雄
主項跳馬。6歲開始接觸體操,曾到國家隊與陳一冰、鄒凱等運動員進行地獄式訓練。15歲時於全國賽單槓賽因受觀眾閃光燈影響跌下,傷及頸椎卧床20多天,頸後後下疤痕。曾參加2012年倫敦奧運,因失準至生涯低谷,後重新振作,苦練「李世光跳」,兩奪亞運金牌。

陳慶瑋、田麗琪
香港體育舞蹈精英代表,曾於歐洲兩站世界系列賽中唯一躋身決賽的亞洲選手,並躋身三甲。仁川亞室運摘下香港體育舞蹈史上首面大型運動會金牌,天津東亞運動會銀牌得主,連續四屆亞錦賽專項金、銀牌得主。

鄭家豪
前香港武術代表。三奪南拳及南棍世界冠軍,出身武林世家,父親開武館「鳳翎武相」,3歲接觸北少林八卦門、11歲首次參賽。05年奪世界賽金牌後退役,入讀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後投身商界任合和業務發展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