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路專欄】重訪小學教學現場



【體路專欄】今個學年開始從教育前線退下來,能夠騰出更多時間去做些過去一直未有機會接觸的工作,例如上次分享過在無家者機構裡當體適能活動導師;同時亦因為決定了即將離開這個成長的地方,於是正好趁這段空檔與家人妥善準備一切事情,因此生活仍然非常充實。臨別之際,毅然接受了一份對筆者而言別具意義的小學代課工作,當中更重新體會擔任小學老師的教學日常。

這次確實是「重新體會」,因為筆者昔日第一份工作就是擔任小學教師,而今次答應的正是這間位於城門河畔的小學邀請;雖然並沒有安排代授體育科,但對筆者而言卻意義重大,起碼可以在決定結束教學生涯前重訪舊日足跡,為自己的工作軌跡劃上一個頗有意思的句號。

向任教小學的同業們致敬

當習慣了中學教學工作模式,本以為小學工作可以駕輕就熟,原來卻是大相逕庭,教學節奏更加絕不輕鬆。例如每朝清晨,同業們都已紛紛返回學校;未夠七時半已各自埋到工作崗位。在學生尚未進入校園之前,各樓層走廊、梯間,甚至每個課室,當值老師早已經準備就緒。因為小朋友年紀尚輕,尤其初小學生實在需要妥善照顧;能夠動員多幾位老師在校園不同角落留意學生表現,從安全層面考慮亦無可厚非。

雖然這次未有參與小學體育科教學工作,但偶爾在空堂從旁觀摩老師表現,亦不得不佩服同業的專業能力。小學體育課一般都需要老師從課室帶領學生到操場,甚或其他空間才能開展活動;而下課鐘響起前又要率領學童回到課室。在短短一個(三十至三十五分鐘)教節裡,還要叮囑學生多飲水、保持雙手清潔,更可能為有需要的學生更換已弄濕的口罩等等……實際「可活動」時間其實極其有限。能夠讓學生有條不紊進行體育活動,相信是經過一番苦練的成果。尤其見到同業安排教授田徑運動如跳遠、跳高等項目,有學生會自覺協助擺放厚墊薄蓆;而同一時間,其餘學生則進行伸展熱身;短短數分鐘後,同業已經可以順利進入教學活動。縱使學習成效未必盡如人意,但學生能夠在課堂上按著指示從不間斷活動,相信對學童而言亦具有一定心肺強度。

這段期間跟小學裡新一代體育人交流工作點滴,從教學技巧到帶領課外活動心得,甚至如何組織學生參與學界比賽等等,言談間都感受到年輕人對體育教育的熱誠。在幾年大學專業培訓,加上身為個別項目的港隊成員,對學校體育發展都具有個人見解。比起昔日由師範出身,少年無知,處處從錯誤中學習的確是天淵之別。

任職超過四份一世紀的工作,隨著個人與家庭因素決定告一段落,接著在另一個角度開展二次人生。在離場前夕,有機會可以重回教學生涯起點,與當日在職場認識的同業們談談現狀、說說再見,其實是幸福的結局,當中亦憶起很多青澀片段……

再見教育現場,再見我的城市。

圖、文:張勇
原文刊登於Sportsroad Junior Issue#67

Sportsroad Junior

Sportsroad Junior》為全港首本月刊學界體育報,創刊號於2016年1月隆重出版,內容涵蓋全港各區學界體育賽事,現時派發據點超過全港200間中、小學。我們正陸續增加免費派發的學校數目,如學校有興趣訂閱本刊,請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或填寫網上訂閱表格,並留下負責老師、班級數目、所需訂閱數量等資料,我們會盡快回覆及安排,謝謝你對《Sportsroad Junior》的支持。

我們目前亦設有以下公眾派發點:油麻地百老匯電影中心太子閱讀時代書店尖沙咀YMCA會員服務部修頓室內場館票務處麥花臣室內場館九龍灣Mega Ice元朗區體育會沙田體育會大埔體育會北區體育會荃灣球星羽毛球專門店,數量有限,派完即止。另外,我們亦有個人訂閱服務,詳情可按此瀏覽。

Share via
Copy link
Powered by Social Sn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