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滑國際技術專家李芷菁網誌:當世大運裁判是這樣的(二)



【運動員網誌】除了記錄自己首次執裁冬季世大運的體會,也想分享一兩個具議論性的例子。

工作照(感謝為我留影的朋友)

曾有位選手在定級步法(step sequence)中,做出一個類似單臂平板支撐的choreographic slide編排動作,以「前臂」及「下身」作支撐點,雖然規則上並 沒有說明節目期間除了冰刀以外,其他身體部位不能觸冰,但他於執行時明顯失了重心,因此被判定為「跌倒」而總分被扣一分。而新規則下,很多人為了創新,都大膽增加了如側手翻、雙膝跪冰旋轉滑行等編創動作,萬一失手,很可能“賠了夫人又折兵”(動作質量GOE扣減 + 總分扣分)。

同樣在此新賽規下,若判斷「跌倒(Fall)」是在動作(跳躍、旋轉、步法)當中發生,該動作的質量GOE必須為-5。其中的議論點例子如下:

選手順利完成2A單腳落冰 > 準備轉身但浮腿(free leg)未觸冰 > 跌倒

冰迷們有畫面嗎?大家又會如何判斷?若「跌倒」屬於2A跳躍的執行範圍內,那麼2A的GOE便需要為-5,儘管他的起跳及空中完成質量沒有問題。當然這種情況亦不能一概而論,需看選手整個動作流程及編排,但一些裁判傾向決定這是在執行動作時所發生的「跌倒」。

今次港隊派出兩男一女出戰單人滑(趙向黎、張朝熙、蘇怡),當中蘇怡 Joanna So在短節目穩定做出3Lo、3T + 2T,兩個3級和一個4級旋轉,以54.41分晉身自由滑,最後以總分149.85第11名完成賽事,是繼她在上月亞洲盃奪銀之後首個ISU國際賽事。

港隊互相支持打氣

相信只要不放棄,一切都有可能,希望香港滑冰隊團結一致,未來繼續創佳績。

Share via
Copy link
Powered by Social Snap